牢記初心使命 讓“蘇區精神”永放光芒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井岡山精神和蘇區精神,承載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鑄就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革命精神。這些偉大革命精神跨越時空、永不過時,是砥礪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不竭精神動力。新時代我們要大力傳承和弘揚蘇區精神,讓蘇區精神成為我們繼續前進的不竭精神動力。
一、蘇區精神承載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中國迎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為共產主義、社會主義而奮斗確定為自己的綱領,自覺肩負起民族獨立、解放和人民幸福的歷史重任。
大革命失敗后,面對敵人的屠刀,中國共產黨人沒有被嚇倒,而是繼續高舉革命旗幟,領導發動了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把工作重心由城市轉向農村,在全國先后領導創建了大小十幾塊革命根據地。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將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團結帶領人民找到了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
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這是我們黨局部執政的成功嘗試。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作為工農民主專政的新型政權,實行工農兵代表大會制度。這一制度使工人、農民、紅軍兵士及一切勞苦民眾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等權益,成為蘇維埃共和國的主人。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不退縮、不低頭,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努力推進蘇區紅色政權建設,不斷進行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蘇區精神飽含著我們黨在蘇區革命實踐和奮斗中積淀的寶貴經驗,是中國共產黨踐行初心使命的生動詮釋。
二、蘇區精神突出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質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和發展中,在建立紅色政權、探索革命道路的實踐中,無數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以堅定信念、求真務實、一心為民、清正廉潔、艱苦奮斗、爭創一流、無私奉獻等為主要內涵的蘇區精神。蘇區精神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質。
蘇區精神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信念的政治品格。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蘇區時期,白色恐怖、大規模“圍剿”、黨內錯誤思想危害、物質生活艱苦等,時刻考驗著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蘇區黨員干部抱著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克服一切困難,義無反顧,前仆后繼,使中國革命從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江善忠“死到陰間不反水,保護共產黨萬萬年”;古柏信仰共產主義不懼死,甘愿做共產主義的鋪路石;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后留守南方領導游擊戰爭的陳毅,在極端危險惡劣的環境中依然堅信“留下一點星火,定能燃遍萬里江山”。這無不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不移的信念和堅如磐石的革命意志。
蘇區精神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求真務實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蘇區時期,黨內將馬克思主義教條化、將共產國際和蘇聯經驗神圣化的錯誤傾向使中國革命一度受挫。毛澤東堅決反對“本本主義”,提出“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主張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蘇區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十分重視調查研究,在調研中加深對國情的認識,為制定實施正確的土地革命路線、軍事戰略、根據地建設方針等提供了科學依據,有力推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調查研究作為一種重要工作方法,充分體現了我們黨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也成為我們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重要法寶。
蘇區精神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一心為民、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我們黨始終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蘇區時期,中國共產黨人高度重視群眾在革命中的作用,將群眾生活問題提高到革命戰略問題和黨的宗旨的高度來認識,想方設法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蘇區黨員干部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從發動和領導群眾建立紅色政權、開展土地革命,到群眾生活的細微之處,無不想到做到關心到。為確保新生紅色政權全心全意為群眾謀利,蘇區時期我們黨高度重視加強黨的建設,深入開展反腐倡廉建設,整個蘇區形成廉潔奉公、一心為民的良好作風。毛澤東到縣區調研按規定結算食宿費,周恩來睡的是用石頭當枕頭鋪了幾把稻草的門板。蘇區各級黨員干部廉潔奉公、嚴于律己,得到群眾的贊賞與信賴,充分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一心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特質。
蘇區精神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和中國共產黨的光榮傳統。由于國民黨軍隊大規模“圍剿”和經濟封鎖,蘇區時期廣大軍民生活異常艱苦。為支援戰爭和革命事業,蘇區廣大黨員群眾上下齊心、艱苦奮斗,克服了不可想象的困難。缺油少鹽,廣大干部群眾就厲行節約,有的自帶干糧,有的不要公家發伙食費,積極踐行“節省每一個銅板為著戰爭和革命事業”的口號。中央蘇區各級黨政機關的辦公場所非常簡陋,辦公室是一個小房間,屋內常常僅有一張桌子、一部手搖電話、幾條凳子。勤儉節約光榮、奢侈浪費可恥,成為整個蘇區的風尚。這充分體現了蘇區黨員干部艱苦奮斗的優良品格。
蘇區精神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無私奉獻、爭創一流的擔當精神。中國共產黨近百年的奮斗史,是一部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無私奉獻、爭創一流的光輝史。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蘇區軍民不畏環境惡劣,時刻保持高昂斗志,在參軍和蘇區各項建設中無私奉獻、爭創一流。為支援革命事業,蘇區黨員群眾捐物捐資支援前線乃至參軍參戰,作出無私奉獻與犧牲。方志敏領導的贛東北蘇區以爭創一流的創造精神和奉獻精神,在根據地建設等方面取得極大成績,被授予“蘇維埃模范省”光榮稱號。毛澤東稱興國人民創造了蘇區“第一等的工作”,這些都充分體現了蘇區黨員干部爭創一流的擔當精神。正因為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和無私奉獻,蘇區各項工作得以高效完成。無私奉獻、爭創一流的蘇區精神由蘇區軍民共同創造、共同詮釋,是對中國共產黨人無私奉獻、勇于擔當精神特質的生動詮釋。
三、蘇區精神是砥礪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不竭精神動力
蘇區精神跨越時空、永不過時。面對錯綜復雜的發展環境,我們既要有爬坡過坎的毅力,更要有敢于攻堅克難的勇氣。新時代我們要繼續大力傳承和弘揚蘇區精神,不斷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新境界。
堅定理想信念,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蘇區廣大軍民堅持共產主義必將實現的崇高理想和革命必將成功的堅定信念,前仆后繼,百折不撓。新時代,舉什么旗、走什么路,是關系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問題。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環境,我們要進一步弘揚和傳承蘇區精神,保持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定追求,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踐行黨的宗旨,堅定不移樹牢人民至上根本價值取向。蘇區時期,中國共產黨一心為民,真心實意為群眾謀利益,贏得群眾真心擁護。中國共產黨無論何時都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從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入手,把為民辦事、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要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要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人民群眾在改革發展中建功立業。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理解、支持和擁護,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弘揚優良作風,堅定不移為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而奮斗。蘇區時期,為根據地的鞏固、發展以及革命的勝利,蘇區黨員干部群眾不畏艱難險阻,艱苦奮斗,為那段可歌可泣的歲月作了生動注解。艱苦奮斗是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壯大的重要保障,更是繼往開來、再創輝煌的重要法寶。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全黨一定要保持艱苦奮斗、戒驕戒躁的作風。不論何時,艱苦奮斗的底色不能丟。新時代,我們更應當繼續發揚艱苦奮斗作風,傳承蘇區干部優良作風,保持只爭朝夕、奮發有為的奮斗姿態,保持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奮斗精神,堅定不移為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而奮斗。
全面從嚴治黨,堅定不移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蘇區時期,無數革命先烈為了人民幸福與民族解放,一生清廉,嚴于律己,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民族復興夢想越接近,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任務越繁重,就越要全面加強黨的建設。面對國內外復雜的歷史條件和現實考驗,我們應結合新形勢、新情況和新問題,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把黨自身建設好、建設強。偉大的事業必須有堅強的黨來領導,我們黨要繼續大力弘揚蘇區精神,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不斷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作者系江西省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教授)
??????于都思政紅色文化培訓中心依托瑞金、于都、長汀、古田、龍巖、井岡山等豐富的紅色資源和專業師資力量、知名黨史專家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理念對黨政干部、企事業單位和大中專院校的中青年骨干進行瑞金紅色培訓、井岡山紅色培訓、黨性教育培訓、企業團建、研學旅行實施信念教育,把紅色基因代代傳! 我們竭力給您提供熱情、周到、細致的服務!
本文鏈接:http://www.cdxmyq.com/shiji/858.html 轉載請注明出處!
??聲明:本站內容及圖片如沒注明出處則來自網絡,無從考證來源,僅用于公益傳播,如有侵權請在后臺留言或直接聯系我們告知刪除或標注來源,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