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orm id="h3zir"></form>
        <table id="h3zir"></table>

            主頁 > 紅色文化 > 井岡山故事 >

            【井岡山故事61】“三項紀律六項注意”

                  就在毛澤東帶領秋收起義部隊準備上井岡山的前三天,1927年的10月24日,毛澤東在一個荊竹山的小山村里召集部隊講了話。
            毛澤東則站在稻田中間的一塊大石頭上。毛澤東首先給大家簡要地介紹了井岡山的情況,然后說:“我們就要上井岡山了,大家一定要和山上的群眾搞好關系,要和王佐的部隊搞好關系,做好群眾工作。沒有群眾的支持,我們的根據地是建不起來的,革命也不可能取得成功。為了和群眾搞好關系,我給大家宣布三項紀律。”
                  接著毛澤東掰著手指說:“這三項紀律是:第一,行動聽指揮;第二,不拿農民一個紅薯;第三,打土豪籌款子要歸公。”
                  毛澤東為什么要把“不拿農民一個紅薯”這件看似普普通通的小事正兒八經地當眾宣布,把它當作部隊必須遵守的一項紀律呢?原來,就在昨天,發生了這么一件事。
                  部隊在遂川大汾鎮遭到地主武裝肖家璧靖衛團的襲擊后,部隊被打散了,戰士們既疲勞又饑渴,好不容易看見了一塊紅薯地,大家一涌而上,連泥帶苗拔出紅薯,胡亂地揩一揩泥巴,就塞進嘴里吃了起來。
                  這時,毛澤東隨殿后的隊伍也趕上來了,看到這一情景,他很生氣,忙問在場的幾位干部:“你們經過了老表的同意沒有?”
                  連長曾士娥難為情地搖搖頭,小聲地說:“沒有。”
                  毛澤東對大家說:“我們是工農革命軍,不是軍閥的隊伍,怎么能隨意侵犯群眾的利益呢?像現在這個樣子,我們和舊軍隊有什么區別?”
                  聽了毛澤東的批評,大家都羞愧地低下了頭。毛澤東又耐心地說:“幾個紅薯值不了幾個錢,看起來是件小事,但體現了一支隊伍的作風和紀律。過去舊軍隊已經讓群眾傷透了心,我們只有做到對群眾秋毫無犯,才能得到群眾的支持啊!”
                  最后戰士們賠上6吊錢,用紙包好,又用一塊布裹了一層,埋在紅薯地邊上。
                  由這件事,毛澤東想到,一定要制定幾項具體的紀律讓大家共同遵守,好讓大家“有法可依”。于是,工農革命軍最早的“三項紀律”就在偏僻的荊竹山應運而生了。
                  稍后不久,根據所遇到的實際情況,毛澤東又對工農革命軍宣布了“六項注意”:一、還門板,二、還鋪草,三、說話和氣,四買賣公平,五、借東西要還,六,損壞東西要賠。
                  1928年初,工農革命軍攻占遂川縣城后,毛澤東到鄉下搞調查,有些老鄉反映說:“有兩件小事如果能改進一下就更好了。工農革命軍借了我們的門板去搭鋪睡覺,后來還是還了,但是有時候還的不是我原來的那一塊,上不回去了,我自己得挨家挨戶去找……”
                  另一位老鄉也大膽地說:“我家一大堆稻草借給工農革命軍攤鋪,用過后也都還了,可還回來的全是散的,弄得我家和牛欄一樣。”
                  毛澤東聽了,說:“放心吧老表,我們馬上就改。”
                  1928年1月25日,毛澤東在遂川李家坪主持召開軍民大會,會上,毛澤東給工農革命軍解釋了“六項注意”,并把“還門板”改為“上門板”,把“還鋪草”改為“捆鋪草”。一字之改,體現了工農革命軍是完全徹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是和其它反動軍隊有著本質區別的。
                  “三項紀律、六項注意”的誕生,體現了共產黨領導的革命軍隊時刻注重紀律規矩,從政治紀律到經濟紀律,從生活紀律到群眾紀律的全面要求。今天,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新征程中,更要強化紀律規矩意識,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立起來、嚴起來,執行到位。

            ??????于都思政紅色文化培訓中心依托瑞金、于都、長汀、古田、龍巖、井岡山等豐富的紅色資源和專業師資力量、知名黨史專家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理念對黨政干部、企事業單位和大中專院校的中青年骨干進行瑞金紅色培訓井岡山紅色培訓黨性教育培訓、企業團建、研學旅行實施信念教育,把紅色基因代代傳! 我們竭力給您提供熱情、周到、細致的服務!

            ??聲明:本站內容及圖片如沒注明出處則來自網絡,無從考證來源,僅用于公益傳播,如有侵權請在后臺留言或直接聯系我們告知刪除或標注來源,謝謝!

            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