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故事67】彭德懷發銀元
1929年1月底,為了保存有生的革命力量,彭德懷率領紅五軍及地方武裝千余人,突圍下山,經過艱苦轉戰, 4月1日在瑞金縣城與紅四軍主力勝利會合。此時,部隊進行了混編,紅五軍被編為紅四軍第四縱隊。
4月8日,紅四、五軍兩支部隊一起開赴于都。當時前委從敵報上得知何長工等仍在湘贛邊界一帶堅持斗爭的情況,立即在于都召開了擴大會議。根據當時的斗爭形勢,會議決定,紅四軍在贛南閩西二十余縣范圍內,用游擊戰爭的戰術發動群眾,深入土地革命,建立工農政權,創造公開割據;為了激勵人民群眾的斗爭信心,鞏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使贛南閩西革命根據地和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遙相呼應,更有力地打擊敵人,會議決定由彭德懷率領紅五軍回師井岡山,與邊界黨和地方武裝一起收復失地、重建邊界政權。
根據于都會議精神,彭德懷率領紅五軍日夜兼程,向井岡山挺進。經過20多天的長途跋涉,于4月底到達遂川。此時的井岡山,正規敵軍已大部撤離,只有一小部分正規軍和地方上的反動民團駐扎在井岡山周圍。為了阻止紅五軍上井岡山,遂川縣反動地主武裝李世連和肖家璧的靖衛團,在黃坳封鎖了遂川通往井岡山的交通要道。彭德懷率領紅五軍與敵激戰三小時,擊潰了阻擊之敵,繳獲了大量的槍支彈藥,斗爭了幾戶反攻倒算的土豪劣紳,沒收了他們的財產,勝利地抵達井岡山茨坪。
紅五軍回到井岡山后,井岡山一片凄涼的景象。第三次反“會剿”失敗以后,敵人在根據地燒殺搶掠,無所不為,茨坪和大小五井的房子全部被燒光,到處都是斷壁殘垣,紅五軍指戰員見此情景,心里非常難過。彭德懷和紅五軍戰士在茨坪住了一晚,并會見了王佐等人。第二天,紅五軍在茨坪召開了茨坪、大小五井和五大哨口以內的群眾大會。會上,彭德懷代表紅四軍前委和紅五軍全體指戰員向井岡山人民群眾表示了親切慰問,并向群眾宣講了紅五軍為什么要回井岡山的道理,以及恢復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意義。接著,在會場旁邊的北橋上,紅五軍的戰士紛紛把自己的衣服、毛巾、布匹送給群眾,并給每一個群眾發一塊銀元,當時的井岡山上人口已不到兩千,雖撥了兩千多塊銀元救濟老百姓,但僅發出了八百多塊銀元,還有一千多塊沒有發出去,說明當時井岡山被殺的群眾就有一千多人。在井岡山斗爭時期,井岡山人民也是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的。
前委的慰問和紅五軍的經濟資助,幫助井岡山人民度過了精神和物質上的難關,使根據地人民感受到了黨和紅軍的關懷,很快投入到了重建家園和恢復根據地的斗爭當中。
紅五軍重返井岡山,不僅加強了邊界的武裝力量,增強了邊界人民革命斗爭的信心,而且還帶來了前委的正確指示,溝通了贛南和井岡山兩個根據地的聯系,使湘贛邊界的斗爭又有了新的活力。
井岡山革命斗爭時期,正因為群眾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才使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是因為我們黨時刻關心群眾、幫助群眾,才得到群眾的一致擁護。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的事業同樣需要依靠群眾、發動群眾。同時要求我們,要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和群眾觀念,多做利民、惠民、為民的實事,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
??????于都思政紅色文化培訓中心依托瑞金、于都、長汀、古田、龍巖、井岡山等豐富的紅色資源和專業師資力量、知名黨史專家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理念對黨政干部、企事業單位和大中專院校的中青年骨干進行瑞金紅色培訓、井岡山紅色培訓、黨性教育培訓、企業團建、研學旅行實施信念教育,把紅色基因代代傳! 我們竭力給您提供熱情、周到、細致的服務!
本文鏈接:http://www.cdxmyq.com/wh/jgsstory/361.html 轉載請注明出處!
??聲明:本站內容及圖片如沒注明出處則來自網絡,無從考證來源,僅用于公益傳播,如有侵權請在后臺留言或直接聯系我們告知刪除或標注來源,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