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orm id="h3zir"></form>
        <table id="h3zir"></table>

            主頁 > 紅色文化 > 井岡山故事 >

            【井岡山故事69】米缸的故事

                  1927年9月24日,工農革命軍在向井岡山轉移途中,幾經轉輾來到了蓮花坊樓鄉的甘家村。這天早上,太陽剛爬上山坡,就聽見村頭有人大喊:“哎——鄉親們,外面又來兵了,趕快往山里躲!”
                  村民們一聽說外頭又來兵了,慌忙收拾了一些衣物,拖家帶口,急急忙忙地就往深山里逃命。工農革命軍進村時連一個老表也找不到。這時,部隊已經斷糧,炊事班長接到上級命令,要炊事班盡快在村子里找點吃的來,好歹給疲憊不堪的戰士們填填肚子。炊事班接到命令后立即分頭在村子里尋找食物。他們走在村里,發現寂靜得出奇,連個人影都沒尋著,更別提有什么食物了。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突然聽見村子西頭傳來了一位炊事員興奮的叫喊聲:“班長,快來呀,我找到糧食了,找到啦!”戰士們在尋聲趕去,原來在一間簡單破陋的矮房的角落里,發現了一個古銅色的大米缸,缸里裝著大半缸白花花的大米。
                  戰士們非常高興:“班長,趕緊拿回去做飯吧。上千雙眼睛都在緊巴巴地望著鍋里呢。”
                  “可是,這拿回去會違反規定呀?”班長猶豫不決。但一想到那些瘦得皮包骨頭的戰友們,又不免心酸起來,“好,聽大家的,但這是最后一次,絕不能有第二次。”
                  為了解決燃眉之急,約莫過了半個小時,炊事班長把就這半缸香噴噴的白米飯煮好了給戰士們吃,看著他們吃得津津有味,班長的心里樂開了花。然而,當毛澤東得知戰士們拿了老鄉家的米做飯的事之后,把炊事班長叫去狠狠地批評了一頓。為了不損害群眾的利益,毛澤東責令部隊要照價賠償。因為沒有那么多的銀圓,再加上當時主人也不在家,不好付錢,工農革命軍就留下了一封感謝信,并卷好一床棉絮放在米缸里用來抵米錢。
                  其實,這家的主人是一位叫陳嬌枝的年輕婦女。由于當地老百姓不了解工農革命軍是一支什么樣的隊伍,以為又是軍閥部隊來了,青壯年害怕抓丁紛紛往山里逃跑,其他人也都躲藏起來。當時陳嬌枝正要分娩了,來不及躲上山,只好躲在又破又黑的柴房里生下了一個男孩,他丈夫也躲起來了。但陳嬌枝的丈夫并沒有躲遠,他惦記著家中的愛人和孩子。當部隊一離開村子,他就回到了家里,看到米缸上放著一床棉絮,缸里原來剩下的一點米不見了,但有張紙條,上邊寫著:“對不起,我們剛到你家找不到人,把你們的米拿去吃了。給一床棉絮作為補償,請收下。”  
                  從此,這口米缸成了陳家的傳家寶。解放后,陳家翻了身,添了新家具,唯獨這口缸沒有舍得換,幾十年過去了,缸裂了個縫,陳嬌枝用桐油摻石灰補了補還在用。如今,這口米缸,陳嬌枝把它捐贈給了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命運最終取決于人心向背。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損壞東西要賠,這是軍隊中鐵的紀律。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生命根基和本質要求,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只有全黨同志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才能使黨的事業獲得最廣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

            ??????于都思政紅色文化培訓中心依托瑞金、于都、長汀、古田、龍巖、井岡山等豐富的紅色資源和專業師資力量、知名黨史專家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理念對黨政干部、企事業單位和大中專院校的中青年骨干進行瑞金紅色培訓井岡山紅色培訓黨性教育培訓、企業團建、研學旅行實施信念教育,把紅色基因代代傳! 我們竭力給您提供熱情、周到、細致的服務!

            ??聲明:本站內容及圖片如沒注明出處則來自網絡,無從考證來源,僅用于公益傳播,如有侵權請在后臺留言或直接聯系我們告知刪除或標注來源,謝謝!

            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