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連暲(1894—1968)
1894年9月生于長汀縣河田鎮伯公嶺村。因父母流落到汀州城謀生,從小隨父母加入了基督教會并入讀教會學校。
1911年中學畢業后入汀州福音醫院附設的“亞盛頓醫館”。
1915年冬“醫館”畢業,被聘為汀州八縣旅行醫生、汀州紅十字會主任醫師、福音醫院醫生和“亞盛頓醫館”教員兼汀州省立七中與汀州女子師范學校校醫。
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后,簽名通電反對英、日帝國主義,被推舉為福音醫院院長。
1927年9月南昌起義軍途經汀州時,發動汀州所有醫務人員成立“合組醫院”,無償醫治徐特立、陳慶等300多名傷病員。此后,以其社會職業作掩護,積極從事革命工作。
1929年3月,紅四軍入閩解放汀州城后,領導福音醫院大量收治紅軍傷病員。
1931年后,在汀州先后創辦中國工農紅軍中央看護學
中央總衛生處長傅連璋經常為孩子們看病
中央總衛生處長傅連璋經常為孩子們看病
校、中央紅色醫務學校,并任校長,為蘇維埃政府和紅軍培訓了一大批醫護人員。
1933年初參加紅軍,將原福音醫院遷至瑞金改建為中央紅色醫院,任院長。此后,兼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醫院院長。
1934年10月帶病參加長征。長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難,為紅軍傷病員服務,為女紅軍接生,還為周恩來、朱德、劉伯承等中央領導治病保健。過草地時,還舉辦了一個醫療培訓班。
到達陜北后,于1937年1月奉命在延安組建中央蘇維埃醫院,任院長。
1937年紅軍整編后,任陜甘寧邊區醫院院長。
1938年9月,經毛澤東和陳云介紹參加了中央黨訓班,后被批準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冬擔任中央總衛生處處長兼中央醫院院長。
1945年5月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10月任中央軍委總衛生部副部長,并繼續負責中央領導的保健工作。
傅連暲和蘇聯外科醫生阿洛夫在延安合影
傅連暲和蘇聯外科醫生阿洛夫在延安合影
新中國成立后,任中央衛生部副部長,中央軍委總后衛生部第一副部長。
1950年8月,當選并連任三屆中華醫學會理事長。是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全國政協第二、第三屆常務委員。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二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2]
“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林彪、江青集團的殘酷迫害,1968年3月29日含恨死于秦城監獄。
1973年11月,經毛澤東批示,并經解放軍總政治部批準,追認為革命烈士。
1975年7月經中央軍委批準恢復名譽。9月,解放軍總后勤部為他舉行了安靈儀文。
1978年11月22日,經黨中央批準,總后勤部在首都體育館召開萬人大會,公開為傅連暲平反昭雪,恢復名譽。
??????于都思政紅色文化培訓中心依托瑞金、于都、長汀、古田、龍巖、井岡山等豐富的紅色資源和專業師資力量、知名黨史專家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理念對黨政干部、企事業單位和大中專院校的中青年骨干進行瑞金紅色培訓、井岡山紅色培訓、黨性教育培訓、企業團建、研學旅行實施信念教育,把紅色基因代代傳! 我們竭力給您提供熱情、周到、細致的服務!
本文鏈接:http://www.cdxmyq.com/wh/mr/175.html 轉載請注明出處!
??聲明:本站內容及圖片如沒注明出處則來自網絡,無從考證來源,僅用于公益傳播,如有侵權請在后臺留言或直接聯系我們告知刪除或標注來源,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