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紅色文化培訓令學員堅定理想信念,踏上新征程
作為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我,走進了共和國的搖籃、長征的起點、紅色故都——瑞金。在這幾天的瑞金紅色文化培訓,我們接受了黨性黨風黨紀教育,聽取了《中央蘇區與蘇區精神》等專題教學,前往葉坪舊址群、沙洲壩紅井革命舊址等開展現場教學,瞻仰了紅軍烈士紀念碑等。通過室內教學和現場教學相結合的形式,重溫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以瑞金為中心的贛南、閩西大地上開辟中央革命根據地的歷史,學習“蘇區精神”。
一段歷史,銘刻著偉人經天緯地的身影,見證了毛澤東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從1929年初率紅四軍主力出擊贛南,到1934年10月隨中央紅軍主力實行戰略轉移,毛澤東在贛南蘇區和中央蘇區這片紅土地上戰斗、工作、生活了將近6年的時間。在這一時期,他領導蘇區軍民進行武裝戰爭,開展土地革命,進行經濟建設,發展文化教育,保障民主權利,改良群眾生活。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注重調查研究,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撰寫了《反對本本主義》《才溪鄉調查》等著作,對黨的思想路線、中國革命的道路、黨和人民軍隊的建設、土地革命和根據地的政權建設、經濟建設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索,作出了理論概括,初步形成了毛澤東思想的基本框架。
一個政權,是今天共和國的雛形,彰顯了共產黨人對理想信仰的堅定。
瑞金紅色文化培訓令我們崇高理想、堅定信念,是凝聚人心、催人奮進的偉大旗幟,瑞金紅色文化培訓是戰勝困難、贏得勝利的力量源泉。在瑞金,梁柏臺和周月林夫婦用骨肉分離、獻身革命演繹了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的追求,“共和國第一軍嫂”的陳發姑用一生的守望詮釋了堅守是對理想信念的最好承諾,華屋村的17棵“信念樹”用生命托舉起歷史和人民的重托……1931年11月7日,在葉坪的謝家祠堂里,第一次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隆重召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宣告成立。臨時中央政府的成立,是黨建立人民政權的探索和嘗試,是共產黨人對理想信仰堅定不移的結果,為此后各個歷史時期乃至新中國政權建設提供了豐富的歷史經驗。
一口紅井,貯滿清泉,也貯滿共產黨一心為民的深情厚意。
1933年4月,臨時中央政府從瑞金葉坪遷來沙洲壩,時任共和國主席的毛澤東為讓群眾吃上潔凈的水,帶領干部戰士和群眾挖了個大口井,這就是后來大名鼎鼎的紅井。這口紅井,讓黨與群眾血肉相連,映照出了黨與群眾心心相印的優良作風。正因為當年新生的紅色政權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共產黨人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才能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支持,中國革命才得以從瑞金到延安、到北京,中國共產黨才能發展成為今天擁有8000多萬黨員的執政黨。
進入新時代,初心永不改。通過這次瑞金紅色文化培訓,我深刻感受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對中國革命事業的巨大貢獻,必須永遠銘記;革命勝利來之不易,必須倍加珍惜;人民是革命勝利的力量源泉,必須緊緊依靠。同時,我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起航的今天,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將“蘇區精神”帶到今后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去,做一名講政治、懂規矩、有理想、有信念的優秀共產黨人。
??????于都思政紅色文化培訓中心依托瑞金、于都、長汀、古田、龍巖、井岡山等豐富的紅色資源和專業師資力量、知名黨史專家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理念對黨政干部、企事業單位和大中專院校的中青年骨干進行瑞金紅色培訓、井岡山紅色培訓、黨性教育培訓、企業團建、研學旅行實施信念教育,把紅色基因代代傳! 我們竭力給您提供熱情、周到、細致的服務!
本文鏈接:http://www.cdxmyq.com/xd/sq/2020/0511/719.html 轉載請注明出處!
??聲明:本站內容及圖片如沒注明出處則來自網絡,無從考證來源,僅用于公益傳播,如有侵權請在后臺留言或直接聯系我們告知刪除或標注來源,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