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赴瑞金、興國培訓心得體會三篇
為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8月23日至27日,吉林公司黨支部在江西瑞金、興國舉辦2023年度主題教育專題培訓班。
赴瑞金、興國培訓心得體會一
短短幾天在江西瑞金、興國組織開展的主題教育培訓中,通過專題講座、現場教學、參觀革命老區等多樣教學活動,我切身感受到“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
一、不忘初心,堅定信念。
在興國烈士陵園的長廊上刻著23179名為國捐軀的革命先烈,而在蘇區時期僅有23萬人口的興國參軍參戰的就達到了9萬多人。葉坪紅軍烈士紀念塔前,全體學員為革命烈士敬獻花籃,黨員重溫入黨誓詞,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共產黨人的初心,牢記黨員使命。這些革命先烈、紅軍戰士,就是因為有強大的信念,才能做到不畏犧牲、永遠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今天我們只有腳踏實地、忠誠履職,才能不負先烈遺志,不負黨的重托。
二、清正廉潔,艱苦奮斗。
蘇區干部好作風館,看到老一輩共產黨員艱苦樸素甚至有些貧困的生活狀態,一條條鐵的紀律以及對黨赤誠之心讓他們為革命厲行節約,無論多么困難都不動公款分毫。我們在工作中,也會面臨諸多的誘惑,關鍵是守住初心,尤其是黨員干部同志,要公私分明、嚴于律己。下一步,吉林公司要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監督制度的完善,深入學習領悟“一心為民 清正廉潔 艱苦奮斗 爭創一流”的蘇區精神內涵。
三、調查研究,求真務實。
在興國長岡鄉紀念館,聆聽講解員講述毛澤東當年深入一線實地調研的方法、調研內容,研讀著名的《長岡鄉調查》和《興國調查》的調研報告。毛澤東長岡鄉調查的實踐活動,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進入新時代,運用好長岡鄉調查。密切聯系群眾“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三條寶貴經驗,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對于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加強國有企業黨建引領作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赴瑞金、興國培訓心得體會二
8月23日-27日,我有幸參加吉林公司黨支部組織的主題教育培訓班赴江西瑞金、興國學習蘇區精神,這次培訓使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
一.鑄牢堅定信念,對黨忠誠的政治靈魂。
在紅軍烈士紀念塔前,全體黨員重溫入黨誓詞,莊嚴宣誓。那一刻,我心中充滿敬畏,無數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鑄就堅定信念、求真務實、一心為民、清正廉潔、艱苦奮斗為內涵的“蘇區精神”。對一切為國家、為民族、為和平奉獻出寶貴生命的人們,不管時代怎樣變化,我們都要永遠銘記他們的犧牲與奉獻。我想最好的緬懷是傳承,最高的致敬是奮進,化追思為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鑄牢思想信念,將認真貫徹落實好各項任務,必定在新時代的趕考之路上披荊斬棘,勇毅前行。
二.始終注重調查研究,堅持實事求是。
在沙洲壩講解員為我們講述了第一口紅井的故事,毛主席深入群眾調查走訪,為解決群眾吃水困難,毛主席親自帶領紅軍選地方挖水井。當地群眾為了銘記毛主席的恩情,在井旁立碑刻字:“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并將水井取名“紅井”。重視調查研究,善于調查研究,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解決突出矛盾和問題,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優良傳統,是謀劃工作、科學決策的重要依據。本次主題教育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不僅是應對新時代新征程前進路上的風浪考驗、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有力舉措,更是轉變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提高履職本領、強化責任擔當的有效途徑。因此,在工作中我們要撲下身子,當好“小學生”,尤其是身為管理層,更需要深入分管領域一線了解情況,廣泛集中群眾智慧,理清工作思路,針對存在的問題,形成相對應的對策措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推動工作。
三.始終發揚艱苦奮斗、爭創一流的奮斗精神。
“蘇區干部好作風,自帶干糧去辦公,日著草鞋干革命,夜打燈籠訪貧農。”這首膾炙人口的山歌,既反映了蘇區干部清正廉潔、艱苦奮斗的真實景況,又樹立了共產黨人為人民群眾解決“急難愁盼”的光輝形象。蘇區軍民始終以昂揚的革命斗志、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戰勝了種種難以想象的困難,創造了“第一等的工作”。作為紀檢委員更是要堅定理想信念,始終堅持公私分明,時刻堅持樸素的生活作風、廉潔的工作作風,以實際行動做出表率,切實感受到肩上的擔子,體悟到內心的責任,把本次培訓所汲取的思想偉力轉化成動力,聚焦主業,緊盯本年重點工作任務,以黨建引力業務,踔厲奮發、毅力前行,奮力譜寫吉林公司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赴瑞金、興國培訓心得體會三
8月23日至27日,我隨吉林公司黨支部赴江西贛州的瑞金、興國參加2023年度主題教育專題培訓班,在短短的幾天學習參觀中,一幅幅壯麗的畫卷,一曲曲英雄的贊歌,展現在眼前,發人深思,催人奮進。
一、堅定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在中央蘇區異常嚴峻險惡的斗爭環境中,無數中國共產黨人和軍民始終懷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必勝信念,不畏千難萬險,不懼千辛萬苦,用對黨忠誠、永不叛黨的誓言詮釋了堅定執著的理想信念。方志敏犧牲前留下錚錚誓言“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江善忠留下血書“死到陰間不反水,保護共產黨萬萬年”。古柏信仰共產主義不懼死,“甘做共產主義的鋪路石”。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后留守南方領導游擊戰爭的陳毅,在極端危險惡劣的環境中依然堅信“留下一點星火,定能燃遍萬里江山”。歷史充分證明,基于堅定的政治信仰產生的百折不撓的革命意志,是中國共產黨人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力量源泉。
二、站穩人民立場,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沙洲壩的“紅井”的故事所承載的精神成為無數中國人的集體記憶。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黨的最大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新的趕考之路上,我們要像當年蘇區干部一樣,時刻念叨“爭取群眾”,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實現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三、對革命歷史最好的致敬,是書寫新的奮斗歷史。
我們黨和紅軍為什么沒有在挫折面前氣餒?為什么能夠取得一次又一次反“圍剿”戰爭的勝利?為什么能夠始終做到“真心實意地為人民謀利益”?為什么能夠創造“空前的真正的廉潔政府”?答案就在于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于擁有一支不為官、不為錢,不怕苦、不怕死,心中有信念、有理想的革命隊伍。正是這樣的信念融入血脈,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使中華民族有了站起來的新希望。
在以后的工作學習中,我要堅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老區蘇區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從蘇區創建和發展的生動實踐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大力弘揚蘇區精神,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開創的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嶄新篇章。
??????于都思政紅色文化培訓中心依托瑞金、于都、長汀、古田、龍巖、井岡山等豐富的紅色資源和專業師資力量、知名黨史專家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理念對黨政干部、企事業單位和大中專院校的中青年骨干進行瑞金紅色培訓、井岡山紅色培訓、黨性教育培訓、企業團建、研學旅行實施信念教育,把紅色基因代代傳! 我們竭力給您提供熱情、周到、細致的服務!
本文鏈接:http://www.cdxmyq.com/xd/sq/2023/0908/872.html 轉載請注明出處!
??聲明:本站內容及圖片如沒注明出處則來自網絡,無從考證來源,僅用于公益傳播,如有侵權請在后臺留言或直接聯系我們告知刪除或標注來源,謝謝!
上一篇:賡續長征精神|瑞金紅色培訓心得選摘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